纪念苏党生教授
2019-09-06 来自: ASNChina 浏览次数:401
我是近几天刚听说,得此噩耗,倍感心痛。苏老师的3个25年在中国定格在了回归后的第7个年头,是您开辟了碳纳米管催化的全新领域,为低耗能、环保的烯烃合成工业提供了重要参考。您甘于奉献、一心报国的高尚情操,以及严禁治学、勇于创新的可贵精神,都将给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以下内容为转发
2019年6月22日,我们亲爱的朋友——苏党生教授——永 远地离开了我们。苏教授的努力、决心和友好的微笑,在个人德操层面和层面对他的朋友和同事产生了积极且重要的影响。
我们将会一直怀念他。
对于两本年轻的期刊ChemSusChem和ChemCatChem来说,苏党生教授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编委会成员、客座编辑、作者和热情的读者,他总是能贡献一篇篇优 秀的学术论文与建设性的反馈意见。在ChemSusChem和ChemCatChem,苏党生教授发表了近80篇论文,总被引用次数超过2700次。并且,他以客座编辑身份组织了10期关于电子显微镜,能源和纳米材料等主题的专刊。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苏党生教授的全情投入,我们这两本期刊会变得非常不同。
在此,我们分享他的部分论文,谨以纪念。
David Smith和Michael Rowan,
ChemSusChem和ChemCatChem主编
Special Collection链接如下,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toc/10.1002/(ISSN)1864-564x.DangshengSu
苏党生教授简介: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教授。2009年至2016年,担任沈阳国 家材料科学实验室金属研究所教授,催化与材料部主任。在维也纳技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1991年),他在马克斯普朗克协会的弗里茨哈伯研究所(Fritz-Haber Institute)和柏林的Hahn-Meitner-Institut GmbH电子显微镜部门进行博士后研究。在柏林洪堡大学物理系担任研究助理一年后,他回到了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弗里茨哈伯研究所,成为无机化学系的研究组组长,并且此后担任电子显微镜实验室主任。他的研究领域包括能源应用的功能纳米材料的设计以及通过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能量损失光谱研究催化剂等。